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传感器技术作为信息获取与处理的关键环节,在众多领域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帮助广大科研工作者和相关从业者更好的了解世界范围内的传感器领域科研最新进展,以下将对国内外的一些著名传感器期刊进行详细的介绍和推荐,本文适合想要了解传感器领域最新科研动态的学生、老师、工程师以及早期投资机构。
(一)国内著名期刊
《传感器与微系统》
期刊概况:1982 年创刊,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九研究所主办,是自动化和计算机方向的国家级核心期刊。
收录情况: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等收录。
报道内容:主要报道新型敏感材料与元器件、MEMS、无线传感器网络、物联网、AI 等领域的科研成果及其技术。
影响因子与分区:虽未查到其最新影响因子,但在国内核心期刊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是传感器领域研究成果展示和交流的重要平台之一。
官方网站:www.china-tmt.net
《传感技术学报》
期刊概况:1988 年创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和东南大学联合主办发行的学术性月刊。
收录情况:被美国《化学文摘》(CA)、英国《科学文摘》(SA)、中国期刊网、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等收录。
报道内容:主要刊登力学敏感器件、光学敏感器件、光纤敏感器件、生物、化学敏感器件等多种传感器技术处理的方法和理论,以及具有中国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最新研究成果。
影响因子与分区:是国内传感器领域的重要期刊之一,在国内传感器领域的学术交流和成果推广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官方网站:chinatransducers.seu.edu.cn/ch/index.aspx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期刊概况:1964 年创刊,历经多次更名,1987 年定名为《仪表技术与传感器》,1996 年由季刊变更为月刊,2014 年成为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收录情况: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多版来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等,还被英国《科学文摘》、美国《剑桥科学文摘》、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等收录。
报道内容:主要刊载仪器仪表及传感器科学与技术领域的高水平理论性和应用性的科研成果以及反映学科发展状况的综述和信息性文章。
影响因子与分区:据 2019 年数据,(2018 版)复合影响因子为 0.760、(2018 版)综合影响因子为 0.540,在机械与仪表工业类期刊中排名较前。
官方网站:www.17sensor.com
《仪器仪表学报》
期刊概况:1980 年创刊,季刊,1996 年变更为双月刊,2005 年变更为月刊,2014 年成为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主办。
收录情况:被 EI 工程索引(美)、美国化学文摘(CA)、英国科学文摘(Inspec)、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等检索系统收录,是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等。
报道内容:主要报道仪器仪表领域及其交叉学科具有创新性的基础理论研究、工程技术应用的优秀科研成果,设有信息处理技术、精密仪器与测量、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电子测量仪器、检测技术、视觉测量与图像检测、基于网络的测量技术、生物信息检测、交叉与前沿等栏目。
影响因子与分区:据 2018 年数据,(2018 版)复合影响因子为 3.134、(2018 版)综合影响因子为 2.420。
官方网站:www.ygyb.etmchina.con
(二)国外著名期刊
《Sensors》:
期刊概况:由 MDPI 出版,2001 年创刊,是国际开放获取期刊。
收录情况:在 JCR 分区中,位于电子与电气、分析化学以及仪表和设备领域的 Q2 区。
报道内容:为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的科学和技术提供了一个先进的论坛,涵盖物理传感器、化学传感器、生物传感器、芯片实验室、远程传感器、传感器网络、智能传感器等多个方向。
影响因子与分区:影响因子在逐年上升,在中科院分区中属于工程技术类 3 区。
官方网站:www.mdpi.com/journal/sensors
《IEEE Sensors Journal》
期刊概况:由 IEEE 出版,在传感器领域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专业性。
收录情况:在电气与电子工程领域的学术地位显著,是 JCR 分区 Q1 区期刊。
报道内容:感兴趣的领域是用于感测和转换物理、化学和生物现象的设备的理论、设计、制造及应用,重点是传感器和集成传感器致动器的电子和物理方面。
影响因子与分区:影响因子通常在 3-4 左右,在 IEEE 旗下期刊中属于中高水平,中科院分区一般在工程技术类 2 区左右。
官方网站:https://ieee-sensors.org/sensors-journal/
《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
期刊概况:专门从事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电子学研究、设计、开发和应用的主要国际期刊,由 Elsevier 出版。
收录情况:在生物学领域具有极高的影响力,是生物学 1 区 TOP 期刊。
报道内容:涵盖生物传感器、生物电子学、分子识别、纳米技术等多学科交叉领域的研究成果,包括免疫传感器、基于酶的生物传感器、基于生物体和全细胞的生物传感器等。
影响因子与分区:影响因子较高,如 2024 年在 10 左右,中科院分区为生物学 1 区。
官方网站: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biosensors-and-bioelectronics
《Sensors and Actuators A-Physical》
期刊概况:致力于传播用于转换物理信号的固态器件研发的各个方面的信息,是国际知名的驱动器和传感器期刊,主要收录和机械仪器仪表、电子电气相关类的稿件。
收录情况:在传感器物理领域具有较高的影响力,是 JCR 分区 Q2 区期刊。
报道内容:专注于物理传感器、传感器材料物理特性、传感器制造工艺中的物理原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影响因子与分区:影响因子在 3 左右,中科院分区一般在工程技术类 3 区左右。
官方网站: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sensors-and-actuators-a-physical/
《Sensors and Actuators B-Chemical》
期刊概况:致力于发表化学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化学致动器和分析微系统领域的研究与开发成果,由 Elsevier 出版。
收录情况:在化学传感器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是化学 1 区期刊。
报道内容:涵盖新型化学传感和生物传感概念、机理和检测原理,化学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的开发,化学传感器、生物传感器、芯片检测装置和化学致动器的制造技术等。
影响因子与分区:影响因子较高,如 2024 年在 8 左右,中科院分区为化学 1 区。
官方网站: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sensors-and-actuators-b-chemical/
《Microsystem & Nanoengineering》
期刊概况:由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与 Springer Nature 出版集团合作创办的开放获取英文学术期刊,也是自然出版集团与中国学术界合作的第一本工程类科技期刊,创刊于 2015 年。以 “加强国际交流,扩大学术影响,服务学科建设” 为理念,学科覆盖微纳米器件和系统的新设计、先进制造、测试技术、可靠性及新应用、纳米工程技术等。由中科院院士、空天院院长吴一戎担任主编,美国明尼苏达大学麦克凯特杰出教授崔天宏和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英国 Bath 大学校长、教授 Ian White 联合担任执行主编。
收录情况:先后被 DOAJ、ESCI、SCIE、EI、Scopus 和 PubMed 数据库收录。
报道内容:刊载微纳米器件和系统的新设计,包括理论、建模和仿真;先进制造、测试技术、可靠性及新应用、纳米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影响因子与分区:据 2023 年度《期刊引证报告》,2022 年影响因子为 7.9,JCR 仪器仪表学科影响因子排名首次跻身前二,持续稳居 Q1 区,在中科院分区中,位于工程技术领域一区,是 top 期刊。
官方网站:www.nature.com/micronano/
《Sensors and Materials》
期刊概况:是一本专注于传感器和材料领域的国际期刊,由日本传感器与材料研究协会出版,1989 年创刊,主要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交流传感器和材料相关研究成果的平台,促进传感器技术和材料科学的发展与融合。
收录情况:被多个数据库收录,包括 SCIE 等,在传感器和材料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是 JCR Q3 区期刊。
报道内容:主要报道传感器和材料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成果,包括新型传感器材料的合成、性能表征与应用;传感器的设计、制造和测试;传感器在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的应用;材料的电学、磁学、光学等特性与传感器性能的关系;以及传感器与材料的集成技术等。
影响因子与分区:根据 2023 年度 JCR 报告,其影响因子在 2 左右,中科院分区为工程技术领域 4 区。
官方网站:https://sensors.myu-group.co.jp/
《Applied Energy》
期刊概况:由 Elsevier BV 出版的工程技术类国际刊物,创刊于 1975 年,出版周期为 Monthly。是能源工程与科技领域中享有盛誉的国际学术期刊,致力于发布与能源系统、节能、能效提升相关的创新研究,提供能源科学和工程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
收录情况:被 SCIE、Scopus 等多个数据库收录。
报道内容:涵盖能源转换和保护、能源资源的最佳利用、能源过程的分析和优化、环境污染物的减少以及可持续能源系统等领域,包括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创新技术和系统,对环境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的经济工业和家庭能源使用,还关注随之而来的建模和预测问题、保护策略以及能源政策和使用对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影响等。
影响因子与分区:2023 年影响因子为 10.1,CiteScore 指数达到 21.2。在中科院分区表 2023 年 12 月升级版中,被归类为大类学科分区 1 区,小类学科中能源与燃料、工程:化工均为 1 区,是 Top 期刊;在 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分区等级中,该期刊荣获 Q1 评级。
官方网站: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applied-energy
《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 Devices》
期刊概况:由 IEEE 出版,是电子器件领域的顶级期刊之一,创刊于 1954 年,旨在为电子器件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一个交流和展示最新研究成果的平台,促进电子器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收录情况:被 SCIE、EI 等多个数据库收录,在电子器件领域具有极高的影响力和权威性,是 JCR Q1 区期刊。
报道内容:主要报道电子器件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成果,包括半导体器件、光电器件、传感器件、纳米器件等各类电子器件的物理原理、设计、制造、测试、可靠性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还涉及电子器件在集成电路、通信、能源、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研究。
影响因子与分区:2023 年度影响因子为 4.7,在中科院分区表中,被归类为大类学科分区 2 区,小类学科中工程:电子与电气为 2 区;在 JCR 分区等级中,该期刊荣获 Q1 评级。
官方网站:https://ieeexplore.ieee.org/xpl/RecentIssue.jsp?punumber=16
《Review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
期刊概况:由 American Institute of Physics 出版,创刊于 1930 年,是一本致力于发布工程技术领域研究新成果的专业学术期刊,主要刊载工程技术 - 物理:应用及其基础研究的前瞻性、原始性、首创性研究成果、科技成就和进展。
收录情况:被 SCIE 数据库收录,是一本国际优秀杂志,在国际上有很高的学术影响力。
报道内容:主要发表有创见的学术论文文章、行业最新科研成果,扼要报道阶段性研究成果和重要研究工作的最新进展,选载对学科发展起指导作用的综述与专论,内容涵盖仪器仪表及物理应用等领域,包括各类科学仪器的研制、改进、性能测试,以及在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的应用等。
影响因子与分区:最新影响因子为 1.3,CiteScore 指数为 3,中科院分区为工程技术 4 区,在 JCR 分区中为 Q3 区。
官方网站:https://pubs.aip.org/aip/rsi
《Journal of Micromechanics and Microengineering》
期刊概况:由 IOP PUBLISHING LTD 出版,创刊于 1991 年,是微机电与微系统领域历史最悠久的期刊之一,出版周期为 Monthly,旨在及时、准确、全面地报道国内外工程电子与电气工作者在该领域的科学研究等工作中取得的经验、科研成果、技术革新、学术动态等。
收录情况:被 SCI、SCIE、EI 数据库收录,在国际上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
报道内容:涵盖微型机电结构、设备和系统,以及微观力学与微机电的各个方面,包括纳米和微机械系统、纳米和微机电系统、纳米和微电气及机电系统、纳米和微工程、纳米和微尺度科学等,还涉及 MEMS 和 NEMS(包括传感器、光学 MEMS/NEMS、RF MEMS/NEMS 等)、制造技术和工艺、封装和集成技术、材料测试和可靠性、微纳流体、芯片实验室和微纳全分析系统、生物医学系统和设备、能源和动力等领域。
影响因子与分区:2022 年影响因子为 2.3,CiteScore 指数为 4.3,在中科院分区表 2022 年 12 月升级版中,被归类为大类学科工程技术 4 区;在 JCR 分区中,ENGINEERING, ELECTRICAL & ELECTRONIC、INSTRUMENTS & INSTRUMENTATION等学科为Q3区,NANOSCIENCE& NANOTECHNOLOGY 为Q4 区,PHYSICS, APPLIED 为Q3 区。
官方网站:https://iopscience.iop.org/journal/0960-1317
若各位读者朋友对文献检索方面有任何需求和疑问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