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S传感器的主要构造
微机电系统(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是将微电子电路技术与微机械系统融合到一起的一种工业技术,它的操作范围在微米尺度内。此外还有纳米机电系统( NEMS ) ,是一类在更微小的纳米尺度上集成电气和机械功能的设备,NEMS技术目前在量产上仍存在一些挑战。
用MEMS技术制造的新型传感器,就称为MEMS传感器。我们知道,一般传感器的主要构造有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变换电路和辅助电源四部分组成。那么,MEMS传感器的主要构造是怎样的呢?
以下是一颗MEMS声学传感器典型的产品构造示意图,我们可以看到MEMS传感器的构造,主要有MEMS芯片——用来感知信号,即相当于敏感元件;以及ASIC芯片——用来处理信号,即转换与变换元件。
图1 MEMS声学传感器构造图
那么,同样是芯片,MEMS芯片与集成电路芯片有什么区别?
MEMS器件的制造技术主要有以美国为代表的集成电路技术,日本以精密加工为特征的MEMS技术和德国的LIGA技术。当前,MEMS芯片采用的就是集成电路技术,也是目前最广泛应用的MEMS器件制作加工方式。
与集成电路一样,MEMS芯片广泛采用硅作为晶圆衬底材料,而基于集成电路制造的光刻、薄膜沉积、刻蚀、掺杂等单项工艺,也成为MEMS芯片制造的通用技术,主要分为:前端工艺和后端封装工艺。其中,前端工艺主要包含晶圆清洗、光刻、蚀刻等步骤;后端封装工艺主要包含测试、封装和成品检测。
MEMS芯片和集成电路芯片虽然都是在半导体晶圆上的微型元件,但二者还是有些区别。相比于集成电路芯片,MEMS芯片通过微机械结构控制物理现象并转换为电信号输出,能够实现机械与电子之间的互动。集成电路芯片主要利用电流、电磁等方式传输信号。
普通集成电路芯片是在半导体晶体中,把一个电路中所需的晶体管、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及布线互连一起,为了在一定面积的晶圆内塞入更多的晶体管等元件(这代表更强的性能),因此集成电路芯片追求更高的制程,譬如CPU、GPU等逻辑芯片,以及存储芯片等。
图2 集成电路CPU芯片内部密密麻麻的晶体管等元件
相比集成电路芯片,MEMS芯片包含了机械结构,实现机械与电子之间的互动,且微机电系统由尺寸为1至100微米的部件组成,一般微机电设备的通常尺寸在20微米到一毫米之间,相比集成电路芯片不需要追求制程的先进性,但更注重制造工艺的开发。
图3 MEMS陀螺仪芯片内部结构
同时,每种MEMS传感器芯片的机械结构特点都大不相同,因此MEMS芯片有“一种产品一种工艺”的说法,目前没有一种统一的工艺能满足全部MEMS器件制造的需求,这也限制了MEMS传感器的量产和研发速度,因此通用MEMS工艺成为MEMS传感器芯片中的研发重点之一。
ASIC芯片
一个MEMS传感器里面最重要的芯片为MEMS芯片和ASIC芯片,其中MEMS芯片负责感知信号,将测量量转化为电阻、电容等信号变化;ASIC芯片负责将电容、电阻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其中涉及到信号的转换和放大等功能。
ASIC芯片即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是针对特定功能开发的专用芯片。MEMS传感器里面的ASIC芯片采用与集成电路芯片一样的制造工艺,因为本身不包含机械结构。
MEMS芯片的主要制造工艺
图5 MEMS制造的基本工艺流程
MEMS工艺以成膜工序、光刻工序、蚀刻工序、键合工序等常规半导体工艺流程为基础。除通用工艺外,由于MEMS器件结构的特殊性,也衍生出许多特殊制造工艺。
图6 基本的MEMS工艺
SOI晶圆和晶圆键合
SOI(Silicon On Insulator)是指在氧化膜上形成了单晶硅层的硅晶圆。已广泛应用于功率元件和MEMS等,在MEMS中可以使用氧化膜层作为硅蚀刻的阻挡层,因此能够形成复杂的三维立体结构。
图7 SOI晶圆
通过使用支撑晶圆和热剥离片,可以轻松对薄化晶圆进行处理等。
图8 薄化晶圆的处理
对于MEMS器件与CMOS 芯片的高度集成,以及许多MEMS都是基于SOI晶圆等技术基板,这些需求都严重依赖晶圆键合这一重要工艺。
所谓晶圆键合工艺,是指在一定外部条件(温度、压力、电压等)的作用下,使两个衬底材料(如硅-硅或硅-玻璃等)形成足够的接触,最终通过相邻材料的界面之间形成的分子键作用力或化学键,将两个衬底材料结合为一体的技术。目前晶圆键合工艺技术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键合双方不需要介质层的直接键合,例如Si-Si键合,不使用粘合剂,是利用热处理产生的分子间力使晶圆相互粘合的键合,用于制作SOI晶圆等;另一类是需要介质层的中间材料键合,例如聚合物键合。
MEMS芯片三种制造工艺